标题

钓鱼动作不要忘了需“三轻”,好透彻!

来源:爱钓鱼作者:苏渔翁时间:04-22 08:16

钓鱼时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打好的窝子发了,鱼星密布,可是没有预料到,连上几条鱼后,窝里的鱼就没有了,浮标也不动了。无论怎样把钩移来移去,都无济于事。为什么好端端的窝,怎么就没有鱼了呢?

钓鱼动作不要忘了需“三轻”,好透彻!

实在令人费解,一时也找不出原因。其实,追根到底,排除某些特定因素外,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正是钓鱼人自己。因为自己动作幅度过大引起炸窝,鱼被某些生死险象吓跑了。说白了,就是钓鱼人的手脚太重,没有注意钓鱼的某些细节。那么,钓鱼应该注意什么呢?

1.轻放钩

打窝钓鱼,有3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甩鞭式,一种是弹出式,还有一种是直放式。

甩鞭式放钓:像甩马鞭似的将钓饵甩在窝子前,再把它拉进钓点,使浮标竖起。特别是大风天,有的钓友喜欢采用此法。

弹出式:一手握竿,一手捏住钓饵,像拉弓一样将竿拉弯,然后捏住钓饵的手放松,利用竿尖的弹性将钓饵弹入钓点。台钓基本使用此法抛投。

直放式:利用钓竿的长度和钓饵与坠的重量,直接放入窝点,钓饵下降的速度可以控制。

从常规上来说,这3种抛投方式,都是将钓饵放入水中钓鱼,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水下的情况却要比我们水上面看到的复杂得多。

在自然水域或混合喂养的水域中,鱼是分为上中下三层在水体分布的。上层有白鱼、游鱼,中层有鳙鱼、鲢鱼、草鱼、鳊鱼,下层(底层)有鲫鱼、鲤鱼、青鱼。当我们打窝后,水中的这种自然状态被打破,鱼凭借自己的视觉、嗅觉和听觉,很快就发现水中的食物,于是从四面八方向窝点集中。此时,它们是毫无戒备的,不会预感有什么危险,如果不受惊扰,会一直将饵食完之后才肯离去。在此期间,由于动物的本能,仍会十分警觉的,如果发现身边情况异常,或有异物接触身体,会立即做出反应,迅速逃离窝点。

钓饵进入窝点,首先要通过中上层,才能到达水底。我们希望钓饵正好放在鱼的嘴边,让它很快咬钩,但往往会事与愿违,钓饵可能落在鱼的背上或者鱼的头部尾部,这些现象,鱼是能感觉到的,而且应该是敏感的。由于落入水中的物体是有一定规律的,必须符合自由落体与浮力的法则。鱼的本能对正常的自由落体与异常的现象是能区分的。如果我们放入水底的钓饵过重过快,除了产生不正常的落体现象之外,还有可能直接撞击在它们的身体上。此时,正在窝上美食的鱼,哪怕有一条受到惊扰,必然会紧急地逃避,并会影响到其同伴。直到危险已经过去,才会重新回到窝点(还有可能不回来)。如果在短时间内,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鱼就可能逃之夭夭。

由此可见,如果不断地用甩鞭式的抛投,后果是不理想的。而直放式抛投,速度是可以控制的,可以保持钓饵在正常的自然落体状况下沉,不容易惊扰鱼(甚至可以更慢)。直放式还有一种优点,在钓饵沉入水底的过程中,就可以观察鱼线及浮标的变化。有的鱼会中途接钩。如果发现线在移动,或是浮标横卧,就可以断定是鱼咬钩或是钩放在鱼背上。所以,采用甩鞭式的抛投是不可取的。而弹力式和直放式抛投符合轻下钩的基本要求。控制钓饵下沉速度,直放式抛投是理想的。

2.轻移钩

钓饵入水时需要移动是正常的事情。它有3个方面的原因:

钓目不确定需要移动,是由水下的地势不平造成的。

位置不对需要移动,这是抛投不当造成的。

逗鱼咬钩需要移动,这是展示钓鱼技巧而产生的。

这3种需要移动钓饵的行为中,如果操作不当,同样是会造成惊扰的。如用甩鞭式抛投,反复地将钓饵拉进窝点就是移动。有的钓友心太急,总想将钓饵放在有鱼的地方,总觉得左不是右也不是,不断地移动。有人还会时时将钓饵提出水面看看,更有甚者,不间断地将钓饵前后移动诱鱼咬钩。

钓鱼动作不要忘了需“三轻”,好透彻!

从现象上看,这些移动似乎都在情理之中。仔细分析,仍是值得商榷的。假如说,下钩是由上至下穿过鱼层,移动钓饵则是由下往上接触鱼群,而且钓饵不再是接触鱼背而是接触鱼的肚皮、鱼头、鱼尾。如果采用技巧逗鱼,更不可能避免。在诱鱼咬钩的方法中,有慢逗、跳逗、拖逗、移逗、轻逗等多种逗鱼方法,这些方法之中,都有一个防止惊鱼问题,其中的轻逗是最不易惊鱼的。在移动钓饵时,还必须注意到鱼线同样会接触鱼体。在钓上层鱼中有一条原则即“钓点食,不钓拖食”。就是强调线不要在水中拖动,防止线接触鱼的身体造成惊扰。

所以移动钓饵时一定要轻,就是让鱼感觉不到有异常之物接触到身体,即便是感觉到,也在可以容忍的限度,不产生惊扰的反应。特别是使用大钩大饵时,轻移尤显重要。

3.轻扬竿

浮标出现动作说明钩入鱼口,必须扬竿,这是常理。此时也是钓鱼人最为激动的时刻,于是出现了手法各异的扬竿。一种是扬竿有鱼,一种是扬空竿,还有一种是扬竿有鱼,尔后鱼却跑了。无论是3种结果的哪一种,都是一个扬竿轻重的问题。扬竿有鱼,但用力过猛,将鱼提出水面。

扬竿无鱼,钩在水中留下一串水花。扬竿有鱼,跑了,与扬竿过重有关。如果说,抛投与移动钓饵引发惊鱼的话,导致炸窝的原因,就是扬竿过重,特别是大钩大饵,更为突出。其实,扬竿的轻重是由钩与饵的大小及水的深浅来决定的,钩大饵大,水深,扬竿就应重一些,但应防止将鱼提成直线,也应防止空钩和窝里跑鱼。钩与饵小,钓小鱼,扬竿就应轻一些,钩应以不出水面为佳。

总之,钓鱼动作“三轻”,是整个钓鱼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它关系到钓鱼的收获,钓得好坏,炸窝与不炸窝,可以说,它是衡量一个钓鱼人钓技的高低,成熟与不成熟的标志。

 

相关推荐
热点阅读
推荐阅读
玉米钓鲤鱼怎么挂钩? 玉米钓鲤鱼怎么挂钩?

鲤鱼是常见的淡水鱼类,俗称鲤拐子、鲤...

初冬水库钓鱼钓位怎么选择? 初冬水库钓鱼钓位怎么选择?

水库是指人工建造拦河坝形成的湖泊,在...

调平水钓二目怎么调漂? 调平水钓二目怎么调漂?

调平水钓二目是常用的调漂方法,指调漂...

冬季钓鲫鱼选择什么位置最好? 冬季钓鲫鱼选择什么位置最好?

鲫鱼是鲤科、鲫属小型淡水鱼类,别称鲫...

深秋钓鲫鱼技巧及注意事项 深秋钓鲫鱼技巧及注意事项

深秋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亦称季秋、末...

冬季钓鱼钓远还是钓近? 冬季钓鱼钓远还是钓近?

冬季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别称冬天、...

波爬路翘嘴技巧及方法 波爬路翘嘴技巧及方法

波爬是最常用的路亚饵之一,源于英文单...

钓草鱼有什么技巧? 钓草鱼有什么技巧?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喜栖居于江河...

钓鱼调漂到底调几钓几? 钓鱼调漂到底调几钓几?

台钓在中国大陆已经风靡了20年多年,曾...

桂鱼用什么钓上鱼快? 桂鱼用什么钓上鱼快?

桂鱼是名贵淡水经济鱼种,学名鳜鱼,别...